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这50个女装品牌是2017年最抢手的“骨干”

[复制链接]
矫头 发表于 2020-5-2 0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矫头
2020-5-2 02:43:03 645 0 看全部
  在现代社会,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都不容忽视。谁抓住了女性,谁就抓住了赚钱的机会。购物中心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作为服装行业的骨干女装,无论对于购物中心的租金收入来源,还是服装行业的发展都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都说转型与升级才是实体店未来的出路。对应新生代群体的消费需求,各大女装品牌也是拼了:   



  为品牌“年轻化”各显神通;   



  本土及国外新兴快时尚、品牌集合店、淘品牌作为女装业态创新孵化土壤;   



  在门店、体验、营销上的创新。   



  那么在2016年,哪些品牌最具发展潜力,能够抓住更多女性消费者的钱包与心呢?2017年,哪些品牌更值得购物中心关注与引进呢?   



  
女装品牌榜TOP50   



  
2016年度购物中心关注   



  在2016年女装品牌榜TOP50中,拿下第一名的是这几年转型动作频频的本土女装品牌拉夏贝尔,紧随后面的是太平鸟女装和ELLE分别位列二、三名。还有ONLY、MO&Co.、VERO MODA、Lily、broadcast:播、乐町、esons等位列榜单的前十名。   



  此外,还有DAZZLE、欧时力、moussy、sly、歌莉娅、江南布衣、衣恋、茵曼、miss sixty、topshop等熟悉的人气女装品牌上榜。   



     



     



     



     



     



  从整体看,时尚潮流女装品牌与少淑装占领了半壁江山,分别上榜19与16席,随着年轻女性消费者占比越来越高,女装品牌也逐渐走向“年轻化”的趋势。   



  另外,女装品牌还是以成熟品牌为主导,而新兴品牌仅7席上榜,占比14%,且集中在2014-2015年创立或进入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上榜的女装品牌中,国内品牌占比62%,且排名前十的均为国内品牌。相比国际品牌,国内品牌还是比较能抓住中国市场与消费者的喜好与定位,并通过门店升级、内容营销、品牌传播等增添竞争力。   



  国外品牌主要为意大利和日韩品牌为主;女装业态超7成拓展资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有待开发。   



     



  
时尚潮流装 品牌“年轻化”运动进行时   



     



     



     



     



  时尚潮流装是上榜数量最多的细分类别,共19席上榜。且排名比较靠前,有5席品牌位居榜单排名前10。可以看出,此类品牌还是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因此也深受购物中心招商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时尚潮流装中有52%为10年以上的成熟品牌,而且在消费者中累积了相当的口碑及实力。但在消费主力更替的新时代之下,也促使这些成熟品牌一系列“年轻化”转型的创新举措:   



  生活方式打造:【太平鸟女装】、【江南布衣】从服饰延展到更多生活领域,分别于2016年底推出家居线“太平鸟·巢”、“JNBY HOME”。   



  体验空间升级:【MASFER.SU】呼应新一代店铺设计概念,在多个城市推出快闪店主题活动;【江南布衣】推出与艺术家合作的概念店,从装修到陈列布置,每三个月就会更换一次主题。   



  而在上榜的新兴品牌仅占2席,分别是2014年成立的【mixblu】以及来自意大利的品牌【麦克斯寇(Max&Co.)】。   



  
麦克斯寇(Max&Co.)   



  Max&Co.是意大利著名品牌麦丝玛拉 (Max Mara) 旗下以销售点计的第二大独立品牌,在意大利共有450个专门店/店中店。2014年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大连、沈阳、成都、哈尔滨和济南落户,已进驻的购物中心有北京SKP新光天地、北京西单大悦城、上海来福士广场、上海港汇恒隆、成都太古里等。   



     



  少淑装 不只卖衣服,“服装+“叠加零售空间正流行   



     



     



     



  上榜的少淑装56%是国外品牌,分别来自日本、韩国、法国、美国和英国,其中来自日韩与法国的品牌关注度最高。少淑装的主要消费层18-25岁的年轻女性,即90后、95后,因此此类品牌都会在门店升级、多元体验、内容营销上大做文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品牌门店升级倾向围绕“生活、时尚”,引入美妆、美食、文创等业态,叠加零售空间里的体验功能,意图更加接近年轻消费者,以及全方位涵盖其生活。   



  拉夏贝尔:推出全新概念买手店“拉夏+(La Chapelle+)”   



  这家售卖“法式少女时装”的企业创立至今18 年,据悉,拉夏贝尔目前在全国拥有超过8,000家直营店,并已在香港上市。   



  为了更加接近年轻消费者,于2016年底在上海美罗城推出全新概念买手店“拉夏+(La Chapelle+)”,除了旗下5大品牌,还集合了服装、玩具、文具、香氛等多种品类。此外,【拉夏贝尔】还合资创立了家居品牌“Life Cirlcle”,打造“拉夏生活态”战略概念。   



     



  
乐町:新概念LED’IN Play店,服装店游乐园傻傻分不清   



  为太平鸟女装四个子系列之一,定位18-25岁的都市少女,代表年轻、潮流的形象。通过对数据预测及消费人群特征监测、打造集合时尚、彩妆、生活与美食的新概念LED’IN Play店、经典IP打造跨界单品做内容营销等手段,多方位对品牌进行升级,以吸引更多元化的年轻消费人群。   



  其中,Play店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游乐园为设计灵感,云霄飞车式样的陈列架,趣味的弹簧桌,秋千状的创意陈列,刺激好玩的碰碰车,摩天轮舱置落地面,让顾客仿佛置身于游乐园般轻松自在。LED’IN在全国已拥有超过500家实体专卖店,主要分布于江浙沪等一二级城市。   



  
歌莉娅:歌莉娅225二次升级   



  创立于1995年,以“环球之旅”为品牌核心,创作气质与时尚兼备的少淑女装。2016年,对开业7年的歌莉娅225(更名为GLORIA 225)进行二代升级,延伸出衣食住行的面向,在花店、展览、旅行空间的基础上,纳入骑楼民宿体验及西式素食主张等时尚生活方式,打造更具时代精神的复合概念空间。   



     



  另外,上榜的少淑装中,新兴品牌仅占2席,分别是来自韩国的【jucy judy】以及来自美国的【material girl】。   



  
material girl:麦当娜与女儿联手打造的品牌   



  该品牌服装由麦当娜·西科尼、罗德丝·里昂集团的时装部联合主创设计,“Material Girl”的服装风格很多样化,可以说是甜美与帅气的结合。除了服装以外,“Material Girl”还推出配饰,鞋子和包包。   



  店铺遍布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在美国已拥有400余家店铺。2013年8月太平鸟服饰携手“Material Girl”登陆中国。太平鸟服饰将Material Girl引入中国后利用自身强大的品牌资源优势,采用分销模式进行市场开拓。   



     



  
jucy judy:满足90后少女心   



  jucy judy是百家好于2014年推出的休闲装品牌,以休闲风格为基调,价格一般在400-1500元之间。目前该品牌已在全国将近30个省市开设了100多家专柜,也于去年3月份正式进入天猫。   



  值得注意的还有,服饰集团集合多品牌,发挥品牌协同效应。比如:   



  韩国衣恋集团:打造“优客城市广场”,涵盖以【衣恋】为首的集团旗下多个品牌;   



  日本巴洛克集团:将集合店业态【SHEL’TTER】引入中国,集合旗下【SLY】、【moussy】等品牌。   



  
商务潮流装  真正能走进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屈指可数   



     



  商务潮流装品牌共6席上榜,全为成熟品牌,且国内品牌居多,仅1席为外国品牌。上榜品牌以差异化定位作为其品牌传播点,独特的品牌调性比较容易深入消费者心中。比如:   



  Lily:专为年轻OL提供正合适的“商务时装”;   



  broadcast:播:推出“文艺实验室”,跨界各种艺术领域,进一步深化其品牌的都市文艺基因;   



  ICICLE:将“舒适、环保、通勤”作为品牌诉求点,与快时尚区分。   



  据产业研究院分析显示,目前中国女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超过6000家,品牌超3万个,整体面临产品同质化、缺乏个性等问题,真正能走进消费者心目中的女装品牌屈指可数。   



  
ICICLE:抓住环保理念这一市场掘金点   



  旗下品牌ICICLE女装自创立之初即坚持与舒适环保通勤为理念,为年轻的中产阶级提供高质量易打理的纯天然通勤装。目前ICICLE女装已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一线百货设有90余家专柜,目标是将ICICLE打造成为中国有代表性的高端环保品牌。   



  
成熟女装  谋求多品牌矩阵的转型之路   



     



  成熟女装上榜共5席,也是只有一席国外品牌,是来自加拿大的【PORTS】。5系品牌全为成立超过10年的成熟品牌。   



  近年来,高端时尚和服装行业都开始趋冷,,为了回笼资金,古驰、香奈儿等一些国际知名服饰品牌已经开始打折销售,有些公司出现业绩下滑。而随着快时尚和轻奢品牌的不断进入,国内高端女装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   



  由于高端女装行业单一品牌天花板较低,多品牌战略是其做大必行之路。而国内中高端女装市场具有集中度低、市场容量较大但差异化需求显著的特点,消费升级下中高端女装行业继续转型升级。   



  
歌力思:以多品牌战略贡献增长空间   



  向“中国高级时装集团” 进行战略转型,目前形成了自有品牌歌力思、唯颂以及国外品牌Laurèl、EdHardy、IRO等品牌矩阵,以扩充品牌版图、通过多种风格品类扩大客户覆盖面。   



  
朗姿:加码婴童,布局医美   



  为了转型,朗姿依托于高端品牌女装主业逐渐构建 “泛时尚产业互联生态圈”,已逐渐形成医疗美容+化妆品+婴童产品+女装 “她经济”时尚产业链,通过业务客户群体的重叠性和女性客户多元化的 “爱美”需求,实现客流量积极引导,生态圈内多业务变现的协同效应。其中医美为发展龙头,阿卡邦婴童品牌系列逐渐引入,女装结构性调整,化妆品仍处于萌芽阶段。   



  
快时尚 新兴快品牌可挖掘空间尚大   



     



     



  快时尚女装品牌上榜的共2席,且均为新兴品牌,分别是拉夏贝尔公司旗下的快时尚品牌【UlifeStyle】以及来自英国的【Topshop】。虽然只有2席上榜,且排名比较靠后,但这类品牌更替快、对时尚潮流敏感度高,使得该领域的女装品牌创新热度高,可挖掘空间尚大,值得关注。   



  
Topshop:将在中国开设80家分店   



  为英国快时尚品牌,凭借网上口碑、街拍背书、明星合作系列,品牌在中国年轻消费群体中知名度不低。2012年其代理销售商进驻深圳金光华广场、2015年在北京老佛爷百货开设了“店中店”,但都并非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进驻举措。   



  2016年底Topshop宣布2017年正式在内地开店,并计划将5年内开设超过80间店铺为目标。国内第一家旗舰店则预计将于2018年在上海或北京产生。   



     



  
UlifeStyle:拉夏贝尔公司旗下的最新快销品牌   



  UlifeStyle以高性价路线向顾客提供更具竞争力价格的最新时尚服装;以更好的设计,更潮的款式带给消费者,并立志成为中国快时尚女装领导品牌。   



  
家居服/内衣 “线上”淘品牌转战“线下”   



     



  家居服/内衣品牌,上榜的仅1席,是从淘宝线上品牌发展起家的【歌瑞尔】。   



  淘品牌转型“线下”,一方面是因为线上“太挤”了;另一方面是电商最缺乏体验,为了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场景体验需求,促使淘品牌门店经营战略的开启。利用原有的品牌吸引力与线上粉丝基础,通过门店拓展最大化地吸引眼球,从而达到预期的市场获益。因此,也越来越多线上品牌开始走向线下,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歌瑞尔:   



  创立于2008年,同年进驻淘宝商场,以“时尚就那么简单”的品牌理念,瞄准18-35岁的大众女性消费者。2012年通过开设线下连锁店提升品牌形象,考虑商业体的面积、电影院是否入驻以及邻居品牌,严格选址,以直营为主加盟为辅,如今已开店200家。   



     



  
品牌集合店 多元化零售特性使其成为新兴品牌孵化土壤   



     



  品牌集合店也是仅上榜1席,是来自日本的新兴集合店品牌【SHEL’TTER】。   



  随着品牌集合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集合店应运而生,一度成为了购物中心的招商热门。多品牌集合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品牌同质化,还能抓住现代消费者个性、时尚、潮流的购物心理,商品组合能实现客流互补。   



  未来,商品品类更多元化、细分化的集合店是发展的趋势。另外,也越来越多小众品牌、新兴品牌纷纷“试水”实体店,以集合店形式可降低经营风险。   



  
SHEL’TTER:集合了日本巴罗克集团旗下多个品牌   



  该集合店主打品牌MOUSSY,并集合了性感迷人风格SLY、注重基本款单品的BLACK BY MOUSSY、高端定位的Lilidia、随性搭配风格的PEGGY LANA等多个日本巴罗克集团旗下的品牌。中国首家门店落户上海大悦城,面积超过1000㎡,并引进中国第一家MOUSSY CAFÉ。   



  
特性总结 女装品牌榜TOP50   



  1. 时尚潮流装/少淑装是消费者与招商关注的重点   



  不仅拓展速度表现强劲,在应对消费主体的转移、品牌年轻化上,也表现出快速的反应能力。率先尝试了零售空间体验升级、年轻化内容营销、打造生活生态圈等举措,成为引领女装品牌创新的“先头军”。   



  2. 实体店的转型与升级乃大势所趋,女装品牌也不例外   



  电商肆虐,如今实体店闭店潮比任何时候都汹涌。但这同时也是优胜劣汰的时代: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升级,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品牌选择,只有更用心、更加关注消费者需求和体验的优质品牌,才能赢得消费者用人民币投票的竞争。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在店铺当中增加互动式体验营销。   



  3. 集合店能为购物中心消化更多租赁面积   



  根据商业地产云智库发布的《2016年年度潮流集合店品牌榜单TOP30》报告,潮流集合店的面积需求,最小平均值为500平方米,最大可达数千平方米,不仅能为购物中心消化租赁面积,其多元化的空间体验更是购物中心吸引人流的利器。   



  4. 38%品牌来自国外,日本、意大利、法国品牌最受青睐   



  5. 拓展区域集中在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上榜的女装品牌基本为全国性品牌,超7成拓展资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仅有少量品牌下沉至四线城市,市场有待开发。   



     



     



     



     



     



来源:ECVinternationa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矫头
新手上路给TA私信

查看:645 | 回复:0

服装圈,一站式服装行业服务平台。提供服装行业上下游供求信息,促进整个服装行业供应链信息流通,使服装行业从业者获取信息更便捷真实,沟通更有效。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版块说明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新手指南
本站规则
友情链接
资源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广告投放
帖子置顶推广
新闻合作

微信客服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联系QQ:3524226535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邮箱:3524226535@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13786号-2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