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事实上,国内的球鞋市场曾经十分惨淡,从真正意义上改变人们对球鞋经济的看法的事件,便是2011年的那次Air Jordan 11 “Concord”的复刻。
供不应求而导致的价格飙升,让从这双鞋获得成倍的利润的人们开始关注起球鞋的经济效益。加之明星带货下Air Jordan 3 “Black Cement”与 Air Jordan 6 “Bred”的火爆,当时的球鞋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这一波由Air Jordan鞋款引领的球鞋浪潮正式袭来。
而随后2012年最火爆的鞋款之一Air Jordan 4 “Cavs”,这个曾被不少人错误的称作「尼克斯」配色的鞋款,成为又了一个代表性的话题,经历了几代AJ的洗礼,越来越多的「球鞋爱好者」如雨后春笋般浮现,球鞋也不再是少数人的爱好,人们在注重球鞋本身的故事之外,也开始更加重视其美学价值,人们会用自己的审美来衡量一个鞋款的优劣,从而有选择性的购买自己心仪的鞋款。球鞋的繁荣时代也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