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Dries Van Noten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商业运作为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今年3月,Dries Van Noten 即聘请了纽约的财务顾问公司Vendôme Global Partners为品牌寻找外部投资人,当时有多个时尚集团和私募基金表现出了兴趣,最终由原来就持有品牌少数股份的Puig集团接手。
这一结果令不少人感到意外。Puig集团的主要业务为香水,虽然旗下拥有Nina Ricci、Paco Rabanne等设计师品牌,但时装并不是其主要业务。结合Dries Van Noten此前那段言论,其对香水等“冰冷产品”的反感与品牌如今的归宿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分析称,Puig这样的大集团虽然可以为Dries Van Noten带来更广泛的销售网络,像设计师本人所说的那样“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但是Puig集团或许无法对Dries Van Noten实现质的提升,因其收购的设计师品牌大多叫好不叫座。
这或许又为Dries Van Noten将品牌卖给Puig提供了一种解释。与其将品牌出售给奢侈品巨头,承受集团的增长压力,不如让Puig这样对设计师品牌商业回报包容度更高的集团接手,保持品牌“小而美”的调性,同时又能将设计师本人从繁冗的品牌管理工作和商业压力中解脱出来。
随着快时尚的低定价机制与奢侈品牌的年轻化“围剿”独立设计师的生存空间,在安特卫普六君子中,除了Walter van Beirendonck,Ann Demeulemeester和Dries Van Noten,其他设计师近年已经少有动静,而Martin Margiela则已正式隐退。
Dior 男装前创意总监Kris Van Assche就为专注工作主动关停个人品牌。今年早些时候,LVMH将Kris Van Assche突然替换并调任至Berluti的战略性人事变动更令人唏嘘。更近一些的Vetements,则因创意总监Demna Gvasalia加入Balenciaga受到不小的影响。有分析称,Demna Gvasalia将更多精力投入Balenciaga而忽视了Vetements的产品创新,另外一些观点则认为,在相似的审美体系和价位下,人们更愿意购买知名度更高的Balenciaga,导致Vetements业绩急转直下,大幅度打折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