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4岁的翟先生看来,“炒鞋”更像是孩子们的一种游戏。他表示:“可以适当满足孩子需求,但也要适当控制。因为孩子心态还不成熟,如果纵容,会形成孩子虚荣和攀比的心理。孩子有他们喜欢的东西,只要经济允许、市场规范是可以的。”家在河北的任女士平时并不太关注日常用品炒作等相关内容。她表示,对于炒鞋这种现象,自己的消费主要与收入水平相挂钩,根本不会参与这种“炒鞋”活动。尽管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炒鞋”可能是一种爱好或基于某种情结,但自己觉得更多人是跟风和从众心理,还有虚荣心在作怪。面对“炒鞋”是否涉嫌过度“饥饿营销”,相关商家也陆续做出了回应。例如,飞人乔丹品牌称aj官方不想让自己的鞋被转卖热炒,在发售的鞋帮上直接写了“not for resale”(禁止转售)的标语。美国著名帆布鞋品牌匡威也表示:“匡威从未参加,也绝不鼓励任何炒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