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当传统手工艺遇上创业者

[复制链接]
82vlidz20r 发表于 2020-4-27 03: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2vlidz20r
2020-4-27 03:06:59 1810 0 看全部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今年春节期间开播,在第一期节目后,章丘铁锅立刻受到观众的关注,短短三天时间销量翻了6000倍,不到一周时间就形成一锅难求的现象。“铁锅走红”的故事还在流传,与此同时,“巧工匠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成为了焦点话题,那么传统手工艺行业遇上现代创业者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千锤百炼更显匠人风骨   



章丘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这里铸造产业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时,冶铁、制铁已居全国之冠,元末已发展成为著名的“铁匠之乡”。而“一夜爆红”的章丘铁锅的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七道热锻,五道冷锻,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能照出一张人脸来。据《章丘文史集萃》记载,《同永盛》手工锻打的铁锅因工艺精湛、深浅合适、翻炒顺手,享有“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的美誉。与机器冲压的铁锅不同,手工铁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通过密集锤打铁锅表面,让其密度更高,更不易粘锅,能使各种调味更好进入食物,将万千食材烧制成美味佳肴。   



在2月19日《舌尖上的中过3》播出的当晚,“同永盛”的铁锅就已脱销了。突如其来的几十万份订单令章丘铁锅的代表“同永盛”“臻三环”等网店相继在2月23日发布了断货声明。“同永盛”的负责人刘紫木表示:“传统工艺的手工铁锅,都是一锤一锤砸出来的,不可能只为了赚钱而以次充好。章丘铁锅不仅关系着章丘铁匠师傅们的声誉,更关系到这门手艺的传承。一名熟练的打铁师傅打造一口铁锅至少要一天时间。为保证质量和口碑,只能暂停售卖铁锅。”   



正是这份对传统手工艺的执着,让章丘铁锅又一次走红。人们对章丘铁锅的追捧也体现了其对中华传统技艺背后的匠心精神的认同。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创业者而言,除了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技法外,延续手工艺者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也是其首要任务。其实除了章丘铁锅外,还有很多已经走在创业路上的传统手工业继承人……   




搭载新科技令传统技艺重获新生   



灵活地利用互联网思维、现代化的技术与形式是很多传统手工艺焕发新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研一的学生焦泽栋,跟团队一起开发的“创意盒子AR大数据平台”,可以直接通过颜色、外形分析来识别建筑。打开App,对着已经残破的古建筑遗迹拍一张照片,古建筑的外部原貌、建筑用材、历史渊源就会立体地呈现在你的眼前,动动手指你还可以走进古建筑的内部,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同时强大的记忆功能,能让游客回家后点开照片,依旧可以通过平台身临其境地游览古建筑。同样借助新科技,作为济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谦旗袍第五代传承人于仁谦,也不再墨守成规,琢磨着利用大数据,3D人体测量技术在“量体裁衣”上做出突破。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节目也与古建筑一样面临着逐渐衰落的境遇,为了让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原湖南省戏剧团副团长李建凤产生了将戏曲艺术与动漫艺术相结合,借用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传递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粹的创业思路——戏曲动漫,将生、旦、净、末、丑的戏曲人物变成可爱生动的动漫造型,唱、念、做、打的戏曲程式被精心刻画成动漫场景。当越来越多不同剧种的经典唱段被制作为动漫作品,戏曲动漫,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也正逐渐成为传承国粹的重要形式。   



如今,“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已获得首届动漫奖最佳新媒体动漫作品奖等多项荣誉,戏曲动画《三岔口》《刘海砍樵》还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礼品,被文化部派送到我国200多个驻外使领馆。在戏曲文化传承与普及的基础上,李建凤和她的团队也探索出一条集“戏曲动漫创作、戏曲动漫文化体验大课堂、戏曲动漫教辅教材编撰、戏曲动漫教学师资培训”为一体的创业新路径。   



自古“民以食为天”,如今很多创业者也都投身于还原传统手工美食技法的行业中,延续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并与不同产业相结合,为发展传统手工艺谋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途径。   




借新平台实现新发展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化批量生产相比,过低的产出量,总是阻碍着它的发展。但对致力于手工制作古法红糖工艺的岑瑞庆而言,却有不同的想法。古法制糖虽然产量远不及糖厂,但柴火熬制的红糖,可以有效保留当地原生甘蔗的营养,能很好地护理女性健康,对于讲究品质的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而且这个创业项目所需设备不多,原材料、人员、场地等都可以就地取材,两三户农家协作就可以启动了,对创业者而言启动成本相对较低。除了不辞辛劳的研究古法红糖的工艺外,岑瑞庆还把店铺开到了豆瓣和淘宝上,销售的品种除了传统的原味红糖,还有姜茶红糖、桂花红糖、玫瑰红糖等多种不同口味的红糖。在围绕红糖研发新产品的同时,他还请来糕点师傅,用红糖研制出饼干、花生酥、牛皮糖等小零食,这些新产品一上线就受到年轻顾客的欢迎。   



为了拓宽零售市场,岑瑞庆还利用网络直播的平台,把直播的场景带进甘蔗地里,当网友看他们的生产环境。当网友清楚地了解古法红糖的制作过程后,岑瑞庆的订单源源不断。岑瑞庆始终心怀一个梦想,他希望和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一样,遵循事物本性,深怀敬畏之心,熬制生活的味道。让经济价值更高的古法红糖,提高当地村民收益,引导村民原生态种植甘蔗并保护土地,进而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延续传统手艺传承,重焕乡村生命力。   




与传统文化一起传播   



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李臻颖回到家乡浙江省湖州市长兴顾渚,开始了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笋茶制作技艺的创业之路。在大学的每一个假期,李臻颖都会跑去乡下,看舅舅制茶。曾经在清朝之后停产失传300多年的紫笋茶制作手艺,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李臻颖面前——在春日的清晨,趁太阳还未升起,露水还垂坠在叶片上的时候采下茶叶,再进行分拣、摊青,放进桶子里蒸。“连这桶子也得讲究,唐朝人叫它‘釜甑’。”李臻颖说,蒸完还得像捣草药一样,用杵臼把茶叶一点点捣碎,用布小心盛着放进圆形的小模具,再用方锤子轻轻捶平。捶结实了,拿出来穿个孔。“刚炒完的茶叶,总是有点儿水汽,要除水汽,不能晒,得用最原始的方式烘干。往锅里捣鼓几根烧红的炭火,再把茶饼放上去烘着,不一会儿,整间屋子,都弥漫着茶叶的清香……”这样精细的古法制茶让李臻颖如痴如醉。除了眼观舅舅所传授的制茶法,李臻颖还会利用大学时研究文献的能力,去深度琢磨失传300多年的紫笋茶。   



创业之初,李臻颖没有急着去推广紫笋茶文化,而是开始创办“苏湖学堂”,通过国学课堂授课,让更多人知道茶艺,了解紫笋茶的古法制茶技艺,让古法制茶技艺有机会,随着国学文化一起得到传播和弘扬。同时他还包下几十亩的茶山,种植纯正的紫笋茶种,成立一处古法制茶工作室,用于开发、完善更多的古法茶类的制作,为朋友品茶论茶提供场地,还组织观摩和学习古法制茶技艺,到大唐贡茶院寻找陆羽的足迹,或是去古寿圣禅寺静下心来听一听暮鼓晨钟的等一系列的旅游项目来配合古法制茶宣传。   



无论是章丘铁锅,还是其他传统手工艺品的成功案列,都告诉创业者一个道理,持有一颗尊重传统工艺技法的匠人之心,注重工艺品质量,保证品质,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在现代新经济模式下,适度利用媒体平台,在宣传手工艺工艺技术的同时,结合当代审美和需求对工艺进行改良,树立自身品牌效益。像北京传统工艺景泰蓝、传统泥塑、传统草编等各种传统手工艺制品,创业者都可以考虑结合时下流行元素,以及各国设计师的创意想法,甚至与不同领域的产品结合,创新产品,真正地将传统工艺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意义上将这些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来源:人力资源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1810 | 回复:0

服装圈,一站式服装行业服务平台。提供服装行业上下游供求信息,促进整个服装行业供应链信息流通,使服装行业从业者获取信息更便捷真实,沟通更有效。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版块说明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新手指南
本站规则
友情链接
资源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广告投放
帖子置顶推广
新闻合作

微信客服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联系QQ:3524226535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邮箱:3524226535@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13786号-2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