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日本经济发展走出长达20年的低迷期,恢复增长。这一时间点,全球奢侈品行业也开始复苏。尽管过去几个月,日本的 GDP 增长放缓,但奢侈品行业依旧活力十足。
近期,Leoni Corporate Advisors 联手 Exane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奢侈品产品研究部负责人 Luca Solca 推出的最新研究报告《The Japanese luxury market: signs of life》指出:国际贸易再次增长,促使日本股票市场表现远高于欧洲和美国同行。而日元走低,为本土消费者和游客的奢侈品需求增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近年来,多家高端商场落户日本,不少本土商场运营商也开始更新换代。如法国奢侈品巨头 LVMH 旗下的房地产投资公司 L Catterton Real Estate 出资的 Ginza Six、三井不动产开发的 Tokyo Midtown Hibiya、正在改造中的日本桥商业区、将于9月开张的高岛屋日本桥店等。
日本市场还有另一不同之处:拥有众多擅长打造不同概念的零售连锁集团,如 United Arrows、Tomorrowland、Beams 和 Baycrew’s 等,甚至可以说,这些集团就是从一家概念店成长而来。Paola Leoni 指出,这些公司打造的特色门店,将大品牌与新兴品牌陈设在同一空间,提供“更新鲜、抢眼”的产品组合,更合千禧一代消费者的口味。
Paola Leoni 认为,这些零售连锁集团,或者说买手店运营商,在传统奢侈品与新一代消费者建立关联这一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们的产品组合中,既有知名设计师极具个性的作品,又有街头气息浓郁的潮牌。”走进这些零售商的门店,轻易的就能发现,井也将之的 Doublet、宫下贵裕的(Takahiro Miyashita)的 The Soloist、高桥盾的 Undercover、尾花大辅的 N. Hollywood 与 Chanel 等奢侈品牌出现在同一空间。而这与当前奢侈品牌与街头文化越走越近的趋势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