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2019年仅淘宝销售额超20亿,4亿潜在用户如何撑起汉服更大的增长空间?

[复制链接]
戚信 发表于 2020-6-7 17: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戚信
2020-6-7 17:20:06 1986 0 看全部
作为服装行业的一个分支,汉服这个小众市场在2018年迎来爆发元年。2019年吴晓波和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也都提到了“汉服”,他们认为,汉服市场火热代表年轻一代对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认同。   



     



根据CBNData数据显示,2019年,仅淘宝平台的汉服成交额就超过了20亿。汉服潜在消费者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线上汉服消费者渗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潜在用户有4.15亿,消费能量有待进一步释放。   



今年春节以来持续的疫情给汉服经济泼了一盆冷水,让人对汉服产业的发展前景投来担忧的目光。但与其他备受煎熬的行业不同,汉服似乎并不在被降温的行列。3月26日(农历三月初三),广大网友选定的“中国华服日”在线上开幕,全程直播3小时40分钟,200多位汉服爱好者参与。   



“毫无影响。”有汉服经营者在采访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汉服在此次疫情中能够“幸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服产业的电商基因。目前大多数汉服品牌多为工作室或小型公司,其销售渠道还是以淘宝等电商平台为主,线下实体店较少,而且主要以体验为主,然后在网上下单,所以实体店的成单量并不高。再加上直播助力,有原创优势以及细节到位的汉服线上销售受疫情影响比较小。   



不满足于“圈地自萌”,汉服不断“破圈”跨界   



根据CBNData数据显示,线上消费者以90/95后居多,并且他们的消费金额贡献持续提升,在线上汉服消费占比中,90后和95后已连续三年上升,占比超过五成。在服装样式的选择上,明制汉服最受欢迎,年轻消费者更喜欢魏晋和唐朝时期服装风格。   



在天猫平台,年销售额过千万的品牌较2018年翻倍增长,平台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是汉尚华莲、重回汉唐、如梦霓裳、艺缕和陛下兰他惜。   



作为头部玩家,它们不满足于“圈地卖萌”,一直在寻求“破圈”合作。国风游戏和古装电视剧是汉服品牌跨界首选,汉尚华庭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重回汉唐和梦幻西游,十三余和王者荣耀,花朝记和《长安十二时辰》……   



在服装行业整体涨势减缓时,汉服这个小众文化酝酿出了让人惊讶的大生意。   



随着汉服文化的不断“破圈”,汉服终端消费需求不断上涨,原本属于小众化的汉服承载不了需求量,使得大批外来者入局。这就导致了汉服行业的价格分化,促使了山寨和二手交易的崛起。据了解,目前闲鱼是主要的汉服线上转让市场。在闲鱼上椒江、温岭、黄岩等地均有网友在出售二手汉服,有些直接折价卖,有些则表示,可以用其他等价汉服交换。   



民族自信、新媒体…汉服兴起“正当时”   



汉服在近两年崛起的原因有很多,民族自信提升,国潮兴起成为汉服快速发展的首要原因;同时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给了汉服很多展示的机会。在微博平台,\“汉服\“话题的阅读量超30亿。在抖音,\“汉服\“汇集了107.6万投稿视频,超300亿次播放,大大提升了汉服的普及度;另外汉服市场逐渐成熟,汉服商家辈出,汉服形制研究和设计水平突飞猛进,也刺激了市场的快速崛起。最后一点,这个也跟汉服同袍们十多年来不懈的努力推广有关,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目前汉服在形制上还没有官方标准,不过在圈内,对于如何定义汉服,仍存在着“考据党”和“改良派”的争议,但是形制正确一直是汉服爱好者捍卫的底线。“如果没有形制正确,那它就与普通时装和影楼装没有区别,无法承载民族文化。”   



汉服作为亚文化圈的一部分,正在形成大范围的“爆发”,逐渐深入到市民生活。但是如何在尊重汉服文化的基础上,做到融合、创新,坚持“中华文艺复兴”,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来源:童装观察  作者:观察内容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戚信
新手上路给TA私信

查看:1986 | 回复:0

服装圈,一站式服装行业服务平台。提供服装行业上下游供求信息,促进整个服装行业供应链信息流通,使服装行业从业者获取信息更便捷真实,沟通更有效。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版块说明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新手指南
本站规则
友情链接
资源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广告投放
帖子置顶推广
新闻合作

微信客服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联系QQ:3524226535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邮箱:3524226535@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13786号-2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