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我们从121家零售上市企业财报中看到了这些问题

[复制链接]
wv4c5d172x 发表于 2020-4-28 1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v4c5d172x
2020-4-28 13:10:11 533 0 看全部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七大零售业态的121家零售业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16828.77亿元,净利润986.71亿元。   



  
其中,营收在10亿元以上的公司107家,实现营收16752.98亿元,净利润984.56亿元。 营收在10亿元以上的107家公司净利润率比2015年大幅度增长,主要是阿里的2016年的净利润高达578.71亿元,同比增长36%。   



  这121家企业包括55家百货购物中心、13家超市连锁、36家服饰、5家家电连锁、5家药店连锁、4家电商、3家休闲食品。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该上市公司财报。   



  2、货币单位为人民币,美元、港币按2016年12月31日当日汇率转换成人民币。   



  3、美股数据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统计。   



  4、此次统计零售业上市公司共计121家,入选营收榜的企业共计107家,入选企业按照营收10亿元门槛选取。   



  如果剔除阿里的利润,另外106家公司的净利润率同比略有下降,但总体情况要优于2015年,营收与净利润的下降面以及亏损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如【表1】所示。   



     



  
一、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   



  107家公司的营收总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中的占比为5.03%,首次突破5%。   



  2015年93家零售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41万亿,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8%。2016年由于阿里、京东、唯品会等营收在500亿元以上的电商企业营收额的大幅度增长,整个零售市场的基本格局正在逐步改变。   



  但宏观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限额以上单位”的零售总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从48.82%下降到了46.43%,四年下降了2.4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约0.6个百分点,其中,最近两年连续下降,2016年下降了0.95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所实现的零售额的社零占比持续下降,一方面体现了中小微零售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零售企业还没能真正发力。   



  由于电商企业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还较低,所以,从总体来说,大型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仍然不高,也许是线下实体店的疲弱拖累整个大型零售企业市场份额的提升。   



  
二、营收:出现“750现象”   



  阿里、京东、苏宁云商、高鑫零售、国美电器、唯品会、永辉超市等7家公司,共实现营收8500.11亿元,其营收占107家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的50.7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6%。   



     



  其中,3家电商企业合计实现营收4750.63亿元,约占107家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的28.36%;2家家电连锁公司实现营收2252.75亿元,占营收总额的13.45%,2家超市公司实现营收1496.73亿元,占营收总额的8.93%。7家公司所实现的营收超过50%,此谓零售业上市公司的“750现象”。   



  
京东、阿里、苏宁云商、高鑫零售四家公司分别以2602亿元、1582.73亿元、1485.3亿元、1004.41亿元的营收规模进入千亿元行列,其中,电商企业领跑全国零售业。   



  
三、净利:出现“570现象”   



  2016年107家零售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为5.88%,与2015年88家零售上市公司净利润率2.79%相比,上升了3.09个百分点。   



  如果剔除阿里的净利润与营收,106家公司的净利润率为2.67,微弱下降了0.12个百分点,净利润下降面与亏损面同比有明显缩减。   



  从净利润总额来看,
阿里、雅戈尔、海澜之家、唯品会、高鑫零售五家公司实现净利润701.09亿元 ,在107家零售上市公司所实现984.56亿元的净利润总额中的占比为71.21%,五家公司实现了超过70%的利润,零售上市公司2016年的净利润结构存在“570现象”。   



  除阿里实现578.71亿元净利润外,其他公司的盈利情况如下:雅戈尔与海澜之家的净利润都超过30亿元。
净利润在20-30亿元的公司有3家:唯品会、高鑫零售、安踏体育。净利润在10-20亿元的公司有6家:森马服饰、利福国际、银泰商业、永辉超市、小商品城、京东。   



  
阿里一家的利润占10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8.78% ,这是一个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包含了股权奖励支出及相关的工资税支出,是一个相对偏大的利润数。其他11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实现净利润220.28亿元,占106家(除阿里外)零售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4.28%,平均每家实现年度净利润22亿元。   



  
净利润在5-10亿元的公司有12家,如鄂武商A、百联股份、中国动向、苏宁云商、李宁等 ;净利润在1-5亿元的公司有53家;净利润在1亿元以下的公司有28家;亏损及其它13家。   



  2015年大型电商企业领跑亏损,2016年大型电商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新型零售企业与传统零售企业都出现了巨额亏损。   



  
亏损较大的企业有:   



  汇银智慧社区在营收下降三成多的情况下亏损7.3亿元。   



  达芙妮国际继续亏损7.26亿元。   



  卜蜂莲花虽然北方区扭亏为盈但整体仍然亏损5.38亿元。   



  联华超市虽然营收有微量增长,但仍然出现了4.5亿元的巨亏。   



  报喜鸟营收只下降一成多,但净利润急剧下降,出现3.86亿元的巨亏。   



  亏损超过3亿元的还有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亨得利、友好集团。   



  
从单纯的电商业务来分析,其实在2014年有些企业如京东就实现了盈利,但后来又出现了亏损,盈利与亏损的变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项目,而非电商的主营业务。在医药、服装、百货、超市等各个零售业态中,都普遍存在此类现象,投资收益直接影响公司的盈亏状况。   



  
四、营收总额电商类零售业上市公司占主导   



  从各业态的营收情况来分析,如【表2】所示,
在121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中,电商业态已经超越百货行业成为上市公司中营收占比最高的行业,占比高达28.31%。 其次是百货行业,营收占比为26.82%。第三位是超市,营收占比为16.23%。第四位是家电,营收占比为14.76%。第五位是服饰,营收占比为10.84%。药店与休闲食品类公司的营收占比都比较低。   



     



  在实体店领域,从我国零售业总体数据来看,购物中心与百货业仍然是销售份额最高的业态,其次是超市。以上海为例,购物中心的年销售总额的社零占比约为13%,是大型综合超市的两倍多。大家都看好的便利店,目前的市场容量并不大,其社零占比还不到1%,这既可以理解为发展潜力巨大,也可以理解为发展空间有限。   



  
五、零售业上市公司中电商行业净利润率最高   



  从各业态的盈利情况来分析,如【表2】所示:   



  (1)
电商行业所实现的净利润总额最高。 2016年共实现净利润618.29亿元,占121家零售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的62.66%。   



  (2)
服饰、百货/购物中心两类相关公司实现净利润311.5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31.57%。 可见,百货服装行业虽然是传统业态,但零售业上市公司约有三分之一的净利润来源于百货服饰行业。   



  ▼ 百货、购物中心主要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 服饰主要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3)
休闲食品行业的净利润率高于服装行业。 休闲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高达10.25%,服饰行业为9.49%。   



  ▼休闲食品主要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4)
净利润率表现最差的是家电行业,仅为0.31%。 药店的净利润率虽然只有2.43%,但如果剔除没有显示利润的屈臣氏,其净利润则是4.05%,这是一个较高的盈利水平。   



  ▼ 家电零售主要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5)
电商盈利水平明显提升。 阿里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营收增长56%,净利润增长35%;京东从2015年亏损9亿元到2016年盈利10亿元;唯品会在2015年已经实现盈利的情况下,2016年净利润大幅度增长30.4%,但营收与净利润增幅有所减缓。不过,唯品会将打造一个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版块组成的战略矩阵,“三驾马车”格局形成,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   



  ▼ 电商主要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6)
药店作为7种业态中唯一一个营收与净利润全面增长的行业,但公司的平均盈利仍处于较低水平。 这个行业背后还有多少外界有所不知的秘密,还有待大家去探索。   



  ▼ 药店主要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只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零售业的局部状况,有些情况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如百货业、大卖场等业态仍然是我国零售业的主体,但便利店等被行业普遍看好的零售业态的市场份额还非常低。   



  日本早在2008年便利店的销售额就超过了百货行业,有报道称,日本便利店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占比高达20%,而我国还不到1%,是我国便利店还没有全面发展,还是我国消费结构、消费习惯与零售渠道限制了便利店的发展?   



  报表显示,药店的盈利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从行业实际情况来看,其药品的盈利水平还是较高的,有些企业药品赚钱了,但投资亏钱了,所以,总体盈利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在药妆店行业中一枝独秀的屈臣氏2016年在大陆的业务也出现销售下降,年报也没有显示盈亏情况,前几年零售行业纷纷紧跟的此类零售业态未来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有些公司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很不匹配的情况,如九百集团,营收不到1亿元,净利润则有1.8亿元,人和商业的租金收入、佣金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历年来亏损都达几十亿元,2016年更是高达145.84亿元。这些公司的背后到底在运作什么?   



  零售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发展规律:
技术对零售的影响越来越大,零售对消费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所处的零售时代,既有迭代,又有叠加。中国的零售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更为复杂,因为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分母”——人口!   



  所以,在主流与主力零售的侧面、背面、后面、前面、上面、下面,可能会有更多的非主力但却很人性很个性很差异的小零售,给客人舒适,让自己舒心,让企业有效,以某种“慢的姿态”,随意地去迎合“快的世界”。   



  文/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 周勇   



  数据统计/郑媛媛 制图/郑珍珍   



  来源:联商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533 | 回复:0

服装圈,一站式服装行业服务平台。提供服装行业上下游供求信息,促进整个服装行业供应链信息流通,使服装行业从业者获取信息更便捷真实,沟通更有效。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版块说明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新手指南
本站规则
友情链接
资源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广告投放
帖子置顶推广
新闻合作

微信客服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联系QQ:3524226535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邮箱:3524226535@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13786号-2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