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新零售”时代来了

[复制链接]
弄队了 发表于 2020-6-17 0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弄队了
2020-6-17 02:14:07 623 0 看全部
不少企业大佬都在提“新零售”的概念及未来的发展,并表示“新零售”正在给互联网呈现一种新的可能。那么,“新零售”到底是什么?能为创业带来哪些契机?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互联网时代,传统零售行业受到了电商互联网的冲击。未来,线下与线上零售将深度结合,再加现代物流,服务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构成未来“新零售”的概念。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将结束,纯零售的形式也将被打破,“新零售”将引领未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 “云经济”概念提出者乔·韦曼:   



“新零售”就是指在零售服务的过程中应用多种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既应用于后台,如优化物流流程、库存配比、预测需求与供应链管理;同时也应用于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顾客服务。   



@ 亚马逊创办人杰夫·贝佐斯:   



Amazon Go的无需排队、无需结账、无售货员、无收银员才是未来“新零售”模式该有的样子…   



@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   



“新零售”的本质就是效率革命。不管是电商,还是线下的连锁店、零售店,只有改善效率,中国的产品才会越来越好,中国老百姓的购买需求才会极大地释放出来。   



@ 乐语通讯总裁朱伟:   



“新零售”实际上有三个关键词——更智能、更新奇、更好玩。   



简而言之,“新零售”模式就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在此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将逐渐消失(即现有的电商平台将分散开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商平台,不再入驻天猫、京东、亚马逊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线上(云平台)、线下(指销售门店或生产商)和物流结合在一起,减少了囤货量,消灭了库存。“新零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实现全渠道融通   



全渠道是“新零售”的首要特征,将单向销售转向双向互动,打通PC网店、移动App、微信商城、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等多种线上线下渠道,建立“全渠道”的联合方式,以实现商品、会员、交易、营销等数据的共融互通,向顾客提供跨渠道、无缝化体验。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应用   



“新零售”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的集中体现,企业与商家应通过技术与硬件重构零售卖场空间,进行门店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终端,其一是依托IT技术,顾客、商品、营销、交易4个环节完成运营数字化。其二是店铺以物联网进行智能化,应用智能货架与智能硬件(POS、触屏、3D试衣镜等)延展店铺时空,构建丰富多样的全新零售场景。   



定位消费场景   



消费市场在不断变化更新,消费者个性化日趋明显,在“新零售”的发展道路上,消费场景要不断进行优化组合,以大数据为依据,对地区消费群体进行消费场景优化,区域社区会逐步成为新零售的消费场景,大型商场或者商业中心会重新定位发展轨迹方向。像沃尔玛、塔吉特,已经在国外开始做小型实体零售门店服务了,人口密集处的邻里社区型门店是它们瞄准的方向。   



提供叠加式体验   



现在的电商平台把带来盈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忽略隐藏的消费群体的心理消费、顾客购买的体验和感受。在一线消费城市工作节奏快,人们可能更青睐于线上购物,自己本身就已经剔除消费体验的需求,只在乎能不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合适的产品。但是如果是在一些消费相对缓和的城市二三线城市或者更远的地区,电商平台的消费模式就是主动消除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新零售”的后期发展将会是智能终端取代旧式的货架、货柜,延展店铺时空,构建丰富多样的全新消费场景,以新型门店与卖场全面升级顾客体验,门店将不仅有商品的陈列和售卖功能,而且富有体验功能,同时也将成为社交、教育的场所。   



降低库存率   



“新零售”模式通过系统、物流将各地仓库,包括保税区甚至海外仓连接起来,完成库存共享,改变传统门店大量铺陈与囤积商品现状,引导顾客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实现门店去库存;还有一个方向是消费从消费需求出发,倒推至商品生产,零售企业按需备货,供应链按需生产,真正实现零售去库存。   



“新零售“创业的秘诀   



“准、快、好、省”四字诀帮助创业者们寻找到新机会。   



准:比别人更懂你的消费者   



所谓准,就是比别人更懂你的消费者,让你的消费者更容易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订阅制:比较适合有时效性、消费者有稳定预期的消耗品。例如鲜花电商——花点时间,花点时间将精准客群锁定在都市白领女性,针对她们的社交、消费习惯,花点时间用“预购+周期购”的方式,让每周一花的包月形式成为消费者的习惯,让鲜花成为日常的生活消费品。   



会员制:用会员费筛选出目标客户,围绕特定人群“画像卖货”。会员费利润占比越高,用户粘性越高,价值越大。比较典型的就是美国的Coscto模式,基本上只赚顾客的会员费,为顾客挑选品质、低价的商品,并收取服务费,不赚商品差价、不抽成,收益直接与会员人数相关。另外,京东类似线下付费会员制——京东Plus,利用购物回馈和免运费权益,为用户节省购物成本,吸引Plus会员。   



集合店/买手店/严选模式:靠人工眼力来选品,做品类专业性,做整体调性风格,或是做特定人群细分。线下表现形态是各种品牌集合店、买手店,线上形态则是网易严选、米家等。   



机器个性化推荐:把“选品”和“推荐”环节完全交给机器学习,这或许是线上零售的终极形态。比如Amazon Go就使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当顾客进入商店,摄像头采集用户图像,通过与数据库中客户比对,识别用户。并通过深度学习,识别个人的购物习惯,分析一个人的购物喜好,推测他会买的东西,提前进行预判。   



快:来自线下的便利   



物流等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趋于稳定成熟,线上零售要提速只能从深度改造供应链做文章,难道很大。对消费者来说,希望在最短距离、最快时间内找到他想要的商品。“快”字诀目前的主要机会来自线下,即“便利”。便利终端是现在各种热闹线下“新零售”的主战场,有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咖啡机终端……移动支付作为核心,带来了全新场景增量。而便利终端的小型化、易扩展、无人力、有数据等诸多特性也使成本更可控,经营效率的提升潜力也更大。例如,日本的7-11 便利店,今年在各大住宅社区开设分店,让消费者在离家一公里内的地方,也能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   



好:品牌的牵引力   



“好”字诀的机会在于品牌。但同是做品牌,其背后的关键驱动力会有些区别,可以归结为四类。   



低效、非标的供应链升级。例如消费食品/零食行业,其上游是农产品,而农业这个相对落后而传统的行业存在大量可能被改造的低效环节,空间巨大。比如坚果品牌三只松鼠就不满足于只做采购商的角色,已经向供应链端发力,建立种植基地,进入全球原料市场。   



爆品创新,重塑原有供应链。   



行业自身产品或技术升级带来的变革,往往是偶发、缓慢的。非结构性机会,往往由爆品牵引,原有供应链随之重塑。例如喜茶的奶盖爆品引入新的原料供给链条,做为直营连锁茶饮品牌,非常依赖于上游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规模所带来的议价权。而它通过奶盖爆品迅速打开市场,目前50 多家门店每月约用掉20 吨的茶叶。通过更深入的掌控供应链,例如茶叶的匹配或者是根据需求去培养品种,形成品牌壁垒。   



在供应链成熟的产业,先做渠道建立消费者信任,然后做自有品牌(例如Costco的Kirkland自有品牌)。当前渠道和品牌都在争夺消费者,他们的传统界限区隔正变得越来越模糊。那些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品类,就有被渠道从前端撬动的可能。   



销售渠道下沉。高端消费品做品牌,低端消费品做渠道。中国城乡差异巨大,有7.5亿广大人群的农村,特别是3.5亿人口的四线城镇是大多数消费品的决定性战场。例如,“小米之家”开了一百多家门店,几乎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地区。   



省:用低价打动人心   



低价永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当前“省”字诀的主要机会来自两个业态:一是二手(例如手机3C领域转转优品、找靓机、闲鱼等),二是租赁/共享(例如服饰领域衣二三、女神派、租赁家具等)。二手和租赁/共享都意味着消费者能获取更便宜的商品,降低了消费门槛。这两种业态背后的驱动逻辑是人们消费习惯和观念的变迁,以及由于技术、模式、或流通链条成熟而产生了新供给。   



来源:人力资源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弄队了
论坛元老给TA私信

查看:623 | 回复:0

服装圈,一站式服装行业服务平台。提供服装行业上下游供求信息,促进整个服装行业供应链信息流通,使服装行业从业者获取信息更便捷真实,沟通更有效。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版块说明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新手指南
本站规则
友情链接
资源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广告投放
帖子置顶推广
新闻合作

微信客服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联系QQ:3524226535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邮箱:3524226535@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13786号-2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