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保健功能纺织品走俏

[复制链接]
渝蛟 发表于 2020-5-23 05: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渝蛟
2020-5-23 05:00:31 378 0 看全部
  《中国保健用品产业发展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保健功能纺织品行业的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规模,并逐步将产量大收益小、劳动力成本高、产能过剩、缺乏竞争力的传统纺织产业,调整和改变成为高附加值、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峰表示,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保健功能纺织品表现出市场化程度高和就业贡献大两个主要特征,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没有明确定义和统一的法规对这一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陕西、山西等省有相关的地方法规。而多头多级审批,导致保健用品过多过滥,给市场监管带来极大困难。



  《蓝皮书》指出,依据《保健功能纺织品CAS 115-2005》的协会标准,按保健纺织品产品用途分为床上用品、服饰制品和其他用品三大类。在上述行业中,大中型企业在保健功能纺织行业数量极少,仅占6%。徐华峰认为,这一数据反映出保健功能纺织行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集中度偏低,目前还难以形成较大的发展后劲。



  从纺织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看,我国功能纺织行业内企业所有制形式众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企业等,基本涵盖了我国现存全部企业类型。其中,私营企业数量达到1858家,占比达到90.24%,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



  与国内著名的纺织服装产区相对应,保健功能纺织品的产业集群地区也具有明显优势,主产区前五名依次为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山东。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形成了以众多保健功能纺织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



  目前,保健功能纺织品表现出了一大新景象,即突破了老年市场的局限,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消费需求而开发出的有特色、针对性强的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日趋增加。



  徐华峰说:“保健功能纺织品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布局不合理;科技贡献低,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技术壁垒限制主要为绿色壁垒;棉价上涨增加造成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保健功能纺织品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并有望异军突起,形成新的产业利润上升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渝蛟
新手上路给TA私信

查看:378 | 回复:0

服装圈,一站式服装行业服务平台。提供服装行业上下游供求信息,促进整个服装行业供应链信息流通,使服装行业从业者获取信息更便捷真实,沟通更有效。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版块说明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新手指南
本站规则
友情链接
资源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广告投放
帖子置顶推广
新闻合作

微信客服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联系QQ:3524226535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邮箱:3524226535@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13786号-2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